12日上午,區委書記高金全帶隊到東海街道蟳埔文化保護區、豐澤街道“豐潤人心”品質生活圈,調研民生領域提標行動——城市基層治理示范片區建設進展,深入實地、察看現狀、現場辦公,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。區領導楊華民、蔡寧波、黃文耀、葉春泉等分別參加。
在東海街道蟳埔文化保護區,前來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,頭戴簪花圍、身著蟳埔女傳統服飾、在蚵殼厝前打卡拍照成為重要的體驗項目。
高金全一行實地走進蟳埔村頭巷尾,察看環境衛生、游客秩序等情況,詳細了解蟳埔文化保護區當前工作進展,就立面設計、環境衛生整治、古建筑群保護、市場經營秩序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討論,并提出工作要求。
高金全指出,蟳埔文化是豐澤獨一無二的靚麗名片,是提升城市知名度、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文旅品牌。東海街道蟳埔文化保護區工作專班要沉下心、沉下身、沉下力,深入思考、系統推進、快速行動,統籌抓好保護運營與交通安全、運營安全、秩序安全、食品安全等工作,不斷提升片區居民幸福感、獲得感、安全感,為游客營造更舒心、放心、安心的旅游環境。
高金全強調,要用心設計,堅持風格統一原則,用好燈光、色彩等元素,做好地下通道、保護區引導標識等形象設計及文旅產品保護與開發,充分展現蟳埔文化特色。要做好“減法”,加大片區違章搭蓋整治力度,加強古建筑群規整保護,在兼顧生活氣息的基礎上,做好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和精細管理,推進“微更新”“微整治”“微改造”,留住歷史厚重感和生活“煙火氣”。要從嚴抓好經營場所房屋安全監管,加強市場經營秩序管理,規范市場價格秩序,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、守法經營。要加強交通秩序管理,結合當地居民出行習慣,做好交通疏導和停車秩序引導。要整合閑置場地、空間和房屋,推進項目化運營,提升閑置資源的利用率和綜合價值。要用好“蠔聽”音樂會等品牌,常態化舉辦各類中小型文旅活動,以濃厚氛圍提高保護區人氣。要加快建立運營機構、完善運行機制,“走出去”到陜西袁家村等文旅開發先進地區學習好經驗好做法,提升保護區運營管理質效。
在豐澤街道“豐潤人心”品質生活圈,配套齊全和生活便捷是該片區最大的優勢,如何持續打造“15分鐘生活便民服務圈”成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。
高金全一行來到豐澤新村及周邊地區,走進微交管鄰里中心和社區食堂,與掛點區領導和街道社區干部詳細交談,了解打造“豐潤人心”品質生活圈的工作思路、舉措和取得的成效。在察看社區食堂時,高金全詢問了食堂運營模式、惠民措施以及特色亮點,與正在用餐的社區老人進行親切交談,了解他們的想法。在聽聞社區食堂受到轄區居民廣泛贊譽時,高金全很是欣慰,對該做法予以充分肯定,并指出,要強化運營思維,通過挖掘更多空間載體,因地制宜,融合打造集社區食堂、沙龍、休閑吧、閱讀室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鄰里場所,提高便民服務水平,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。
在聽取相關介紹后,高金全指出,工作專班要運作起來,街道社區要參與進來,用“腳步丈量工作法”深入片區大街小巷,收集群眾訴求和存在的問題,逐個片區做好功能布局,及時補缺補短,完善軟件硬件。要重點在軟件建設上下功夫,探索建立街、片聯盟自治組織,做好門前衛生、綠化、停車等方面的自我管理,在創城創衛、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中發揮重要作用。屬地社區要相互配合,資源共享,不等不靠、主動推進,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,形成強大工作合力。要充分整合公共資源,統一管理、統一運營,提升“造血”能力,為“豐潤人心”品質生活圈可持續推進夯實基礎。要加強項目謀劃,對投資量大的項目,邊策劃邊探討,對投資量相對較小的項目,全力全速推進,力爭項目早日實施、早日見效。
調研中,高金全強調,要堅持黨建引領,加強黨對城市基層治理示范片區建設工作的領導,以黨建為“紐帶”“橋梁”,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最大限度調動各類社會資源和力量,邊實踐推進邊完善機制,加快探索出一套務實管用、富有特色的基層治理示范片區建設模式,以更高質量黨建推動城市基層更高水平治理。
據悉,東海街道蟳埔文化保護區東至東梅路,西至蟳埔路,南至豐海路,北至海華路,總面積約0.5平方公里,是蟳埔民俗文化村所在地。轄區常住人口2000人、流動人口400人。片區擁有蚵殼厝集群、順濟宮、思源水塔、漁人碼頭等旅游景點,“大裾衫、闊腳褲”“簪花圍”頭飾等蟳埔風情串珠成鏈,蟳埔女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豐澤街道“豐潤人心”品質生活圈以豐澤、東涂兩個社區為主要區域,東至刺桐路,西至津頭埔路,南至津淮街,北至豐澤街,面積約0.8平方公里,覆蓋35個小區、1個城中村,常住人口約2.4萬人。該示范片區將通過探索街區“大物業”管理模式、建設沿豐澤街經濟活力區、推進老舊片區更新改造、鞏固提升小區“三紅”組織建設、提檔建設養老日間照料中心、發動多元力量參與片區治理等舉措,打造“15分鐘生活便民服務圈”。(王志超)